以研促教——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数学大教研活动(三)
10月31日下午,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数学教研组开展了本学期的第三次大教研活动,参加此次教研活动的有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陈汉珍校长、梁文洁副校长、教导处苏学良主任、D2数学教研组缪文婷组长和冯靓靓组长、D2全体数学老师,以及远道而来的鄂尔多斯东胜区跟岗研修的30多位数学备课组长。
首先,D2六年级的王红琴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计算课《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单元第一课时,由于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特别是运用有关的运算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是学生计算技能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将来进一步学习有理数、分式等运算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对未来的数学学习都尤为重要。
王老师新课环节分三步组织学生进行活动,首先让学生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通过师生谈话,引导学生列出了两道不同的综合算式,接着让学生尝试完成计算,并全班交流是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明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认识到整数的运算规律同样适用于分数,应用运算律也可以使一些分数的运算简便。
在教学时,王老师请学生思考今天的分数计算与以前学过的整数和小数的计算有什么联系与区别?请学生上台板演计算过程,对学生的板演进行分析和纠正,逐步突破教学重难点。王老师还在学生练习时轻轻走到孩子们身边,俯下身来适时点拨、指导,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评课环节,教导处苏学良主任这样评价:“王老师这节课循序渐进,不急不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练计算,踏踏实实地做任务,不仅教会学生算法,还教会学生算理,在教学中王老师还非常重视学生课前的口算习惯以及引导学生有序地思考,这些都为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听课结束,老师们齐聚一堂开展了教研活动。首先,苏学良主任向大家介绍了国际上盛行的几种学习法,比如费曼学习法、学习金字塔等。使老师们了解到学生在记忆时,还原场景就能还原记忆,此外苏主任还向大家介绍了一个新的学习理论,即学习时不能只练习不会的知识,因为传统观念里,需要练习的都是不会的内容,而且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确实有效,这种方法称为“交替学习”。但是如果我们记忆的都是新知识,大脑就会像流水线上的工人一样,进入一种机械的工作状态,可是学习和制造零件不同,机械的工作就意味着低效率。所以在记忆时,要适当掺入一些旧知识,就能打破这种模式,重新唤醒大脑,才能让大脑一直处于一种高速运转的状态。听了苏主任的介绍,在座的老师们受益匪浅。
接着,王红琴老师对自己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介绍。同为六年级的王琴老师从自己带班的亲身经历出发,向大家介绍了提高学业质量的金点子,王琴老师强调提高学业质量一定要对学习力较弱的孩子有所偏爱,可以从以下四点出发来进行偏爱行动:一是利用好教室空间,尽量让学弱的孩子坐在离讲台更近的位置;二是利用好每个时间段,在课尾及延时服务时段多辅导;三是利用好师生间的感情牌,多鼓励、多表扬;四是对这部分孩子适当降低要求,让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
之后,数学教研组长冯靓靓老师提出关于偏爱行动老师们需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对学习力较弱的孩子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要重视课前预习,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三是夯实计算能力,提高学生计算水平,四是抓好课堂主阵地,五是重视课尾的作业辅导。接着,教研组长缪文婷老师向大家介绍了数学教研组的活动开展情况,并提出:常规工作要稳扎稳打,教研活动要扎实有效,以研促教。
最后,教导处苏学良主任对本次大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研之有悟,百想齐思,D2的数学组老师将凝聚更好的教育力量,力争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撰稿:牟丹
拍照:牟丹
一审:缪文婷
二审:苏学良
三审:陈汉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