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相约新优质”创新月度汇 ——“对话儿童·幸福启航”小幼贯通育人路径的实践探索
为深化区域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落地实施,2024年8月,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发布《核心素养导向的一年级整体推进新型教与学模式试点实施方案》,在金鸡湖学校、文景实验学校、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第二实验小学开展试点实验。
为推动项目进展、分享试点经验、带动区域实践,11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相约新优质”创新月度汇——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幼贯通育人路径的实践探索专场在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教育局副局长徐晓燕、基教处处长杨原明、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夏静怡、各学科教研员及全区各小学(九年制一贯制学校)主要负责人、分管校长、教导主任、一年级教师代表和部分幼儿园园长代表共同参加本次活动。
童心浸润:小幼贯通硕果璀璨
四所试点学校展示小幼贯通项目探索的物化成果,各类创新型学生作品和创造性学具充分彰显儿童在一年级阶段所蕴含的无限潜力。第二实验小学结合学校特色课程《小海豚百日成长记》,设置学生互动体验区,孩子们在情境化、趣味性的“根据线索寻找人物”神秘任务挑战中,积极与参会老师互动,校园成为了活泼泼的乐园。
课堂融通:教学新样态精彩纷呈
本次活动共展示十节新型优质课,充分体现情境化、具身化、游戏化、体验式及跨学科整合等特征,是试点工作最核心的阶段性成果。各校在教研员的指导下积极探索,为全区学校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可参考的路径。
共话成果:齐谱优质教育华章
与会嘉宾齐聚报告厅,共同探讨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幼贯通的育人路径,活动由杨原明主持。他首先介绍一年级整体推进新型教与学模式试点项目的立意、价值及实施情况,并对各试点学校提出殷切期望。教师发展中心质量监测中心主任魏斯化进行题为《整体育人视角下小幼贯通实验的行与思》的主题发言,从小幼贯通实验的缘起与架构、发现与收获、建议与畅想三个方面进行整体指导,指出要以核心素养培育为导向,通过全员的方式、全科的途径、全程的实践,用课程、教学和评价的协同推进,激活与学生学习与成长的多方相关力量。
随后,四所试点学校分别就“四大行动”的实践样态进行交流分享,以创新的实践为小幼贯通育人路径的探索贡献智慧和力量。中科大附中独墅湖学校聚焦课程方案落地行动,以儿童立场,不断调整,将国家统一制定的育人蓝图再细化;第二实验小学探索教学方式变革行动:重视儿童身体在学习中的参与和价值,提出D2具身课堂的登山型学习模式;金鸡湖学校摸索深化评价改革行动:先细化学习目标,再设计评价任务,最后确定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评价任务的引领和驱动作用;文景实验学校探寻强化教研支撑行动:以驱动问题开启教研新模式,纵跨学段、横跨学科,架构教研机制,融通综合素养。
跨学科、跨学段教研是小幼贯通项目实施的重要支撑。第二实验小学呈现跨学科教研场景,各学科教师打破学科壁垒,围绕教育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展开热烈讨论,为教学方法创新和课程内容整合提供全新思路。金鸡湖学校与华林幼儿园共同展示跨学段教研中深度交流与协作的新样态,两校教师深入沟通,从儿童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出发,探索教育内容和方法的衔接路径,为实现小幼教育的连贯性和一体化发展积极献言献策。
专家引领:深耕细研探索引航
福建师范大学小幼衔接领域专家徐晨盈博士对小幼贯通项目进行全面且深入的专业指导。她指出:过渡期儿童的适应节奏具有个性差异,因此应从课程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入手落实入学适应教育,方能体现对儿童整体适应与持续发展的关照。同时,课程实施策略包括目标设置、内容选择与组织、教与学方式及评价安排等,通过科学规划,帮助儿童顺利完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角色过渡,在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为儿童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四所实验学校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已吹响冲锋号,本次活动是全体小幼同仁的集结号。各学校应积极借鉴试点成果,同时注重团队协作,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共同探索形成学段贯通培养机制,凝聚教育改革共识,带动区域创新实践,全面提升育人质量。
文字:赵雪艳
一审:刘雪华
二审:潘淑莉
三审:陈汉珍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