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第一”,以体育人——记体育教研组新课标研学活动
“健康第一”以体育人,新课标下体育课如何“教”
二月开学伊始,苏州工业区第二实验小学的体育老师们再度相遇,互相分享并交流上学期学习落实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心得体悟。学校体育教研组以个人分享、分组讨论和集体观摩等形式开展了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更接近新课标的本质,了解其主要精神。同时指明了我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方向,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引路。
在本次研讨活动前,每位老师都自助学习了《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认真研读了新课程标准内容、整理重点摘要,把握修订内容方向,并且经过上一学期的落实体验,都形成了对新课标改革的一定见解。
首先,周翌老师指出坚持“健康第一”,提炼核心素养。新课标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提炼了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2022年版课标强调紧紧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促进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我们要根据核心素养制定大单元教学。
随后,郭小平老师补充到基于核心素养,开展课程设计。我们先要明晰课程目标,了解新课标阐明了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课程目标:掌握与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课程目标设置要充分体现课程“健身育人”的本质特征。
殷承杰老师接着提到我们要遵循“目标引领内容”的原则,新课标不仅根据运动技能的形成规律和体育与健康教学规律设置课程内容,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体质状况、运动基础、兴趣和需求等,针对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制定其合适、需要的内容。
王超瑞老师提出我们也要倡导新型教学方式,2022年版课标强调教师结合学校与学生实际,基于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制订与细化学习目标,并根据学习目标确定达到不同水平的内容要求与学业要求,设计适宜的教学活动与情境。倡导教学方式多样化;注重生活应用情境和真实运动情境的创设;运用信息化教育技术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各位老师最后共同补充了:要构建综合性学习评价,2022年版课标强调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相结合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重视增值性评价,健全综合评价。 这一点也是我们要优化的。
新学期,老师将会让新课标融入课堂,深度体会新课标变化,在学中做、做中学,落实大单元教学计划,贯彻新课标理念,并不断反思,谱写新课标新篇章。
撰稿:刘恩同
图片:龙凤
一审:刘恩同
二审:郭小平
三审:体育教研组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