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记园区第二实验小学“LCT”教师培训活动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08-31 14:42:41 浏览次数: 【字体:

8月30日全天,园区二实小全体老师邂逅了一场精神的“饕餮盛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LCT”高端教师培训活动。

强大的培训老师阵容

本次培训团队阵容非常强大,朱明璇、黄和、李佳、陶潜、蔡畋等培训老师均来自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名校,他们其中有专职做教育培训的、拥有丰富培训经验的专家,有研究神经科学与教育的硕士,有教育经济学和教育技术学学科背景的助教,多元化的学科背景,团队合作化的教学方式,是此次培训的一大亮点。

新颖的内容与活泼的形式

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主要有“大脑与学习”“如何提问”“讨论式教学”三个主题活动。培训方式灵活多样,分为两个室场,容纳了160名左右的老师,每个室场分8个小组。轻松的暖场游戏,活跃的分组讨论,激烈的头脑风暴,又是此次培训的一大亮点。

精彩的过程与丰富的成果

上午,两位培训老师分享了“大脑与学习”“如何提问”两门课程。李佳老师立足最前沿的脑神经与认知科学研究,分析了“人脑的结构与功能”,从神经科学的角度重新解码学习过程,使老师们理解了基本的大脑结构以及注意力、记忆力和情绪对学习的影响。老师们如果能够充分掌握人脑学习的原理,在平时的教学中适当加入情感的因素,教学成果会事半功倍。陶潜老师培训的内容是“如何提问”,提问是课堂中师生之间最重要最频繁的互动形式,陶老师通过分享、反思和提炼等过程,让老师们理解了优质提问的模型、技巧及核心理念。

下午,黄和老师与蔡畋老师进行了“如何设计课堂讨论”的培训,让老师们亲身体会课堂讨论的高效性和有序性。两位老师组织大家讨论四种课堂讨论形式:角色扮演法、轮流反馈法、“粉笔说”及回转讨论站。三个多小时,老师们的大脑高速运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转换讨论参与者与讨论组织者的角色,亲身体验并掌握四种讨论形式,分析总结不同讨论形式的适用场景及优劣势,并探讨讨论之术与讨论之道。

培训中,老师们既有独立思考又有合作交流,培训气氛积极活跃,激发头脑风暴。老师之间对话题的讨论与发言,对海报的设计与讲解,对他人成果的学习与评价,是一次真正的体验式学习。通过培训,让老师们真正体验了什么是“LCT”教学法,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小组化合作,理解了什么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如此精彩的学习过程与丰富的讨论成果是本次培训最大的亮点。

敲黑板!敲黑板!

培训是为了什么?

更新老师的教学观念。

提高老师的个人专业素养。

提升老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增强学校的凝聚力。

……

此次高端培训,园区二实小非常重视,也充满期望。老师们既是参与者、体验者,同时又是反思者、组织者。希望老师们更新观念,跳出固定思维,从科学的角度和学习者的角度重新审视传统教学模式,重新设计教学形式,重新实施活动效果。

这不就是我们期待的“STEAM”研究?

这不就是我们期待的“PBL项目式学习”?

这不就是我们期待的“学科+”教育理念?

这,就是我们期待的“慧学课堂”!

让我们来听一听部分学员代表的感言

范玮老师(一线教师代表)

作为新教师,听完凌云教育的培训,感受颇深。 “以学习者为中心”与“以教师为中心”相对应,这里的学习者,既是指学生,也是指老师。通过今天的培训,我建立了学习者的心态,学习了脑神经科学基础知识,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学习者,也就是理解学生。

1.要使教学以学习者为中心,就应该首先考虑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消息:如学生的需要、目前的知识水平、天资、兴趣、社会地位、语言能力等。此外,教师也应为学生提供在不同的实际环境中学习的机会。

2.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中的学习也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学习。教师应该认识到:学习必须是主动的,而不是被动的。在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上,学生应积极主动地参与,他们应该通过做来学,而不是被动地坐着听。

3.教师要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并坚信每位学生都能学好。教师应该尊重学生,把学生看成是独特的个体,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优点和能力,相信他们都能学好。

4.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有准确的定位。教师必须是学生学习的帮助促进者,而不仅仅是内容的呈现者。一个好的老师要把自己想象为长大了的儿童,回到与孩子同年的时代,用那个年龄段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去实践一遍自己的教学过程。当自己体验过这样的过程,再给孩子教学的时候,心里才会有底气。

李竞老师(教研组长代表)

今天参加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一系列培训,了解了大脑与学习的关系、如何提问以及如何让课堂讨论更加高效和有序,收获满满。培训的过程中,我不时将老师们传达的知识和我校慧学课堂改革建立联系。其中“如何提问”这个课程让我感触最深:课堂中最重要且最本质的目标是辅导学习者更好地构建知识,提问是课堂中师生之间最重要最频繁的互动形式,那么教学者如何提问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教师,在课前应该全面了解班级学情,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设置有效问题,提供适合学生构建知识的脚手架,从而发展学生深度思维。这节课上,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学理论而设置的“提问分类工具表“,也正和我校慧学课堂改革的理论基础不谋而合,我想这也是我校语文教研组接下来需要继续深化学习的方向。

韩佩娟老师(中层管理代表)

本次培训从认识大脑与学习、课堂提问之“术”到讨论式教学的讨论之“术”,从科学理论到实践操作,为我们老师带来了新颖的教学建构和教育理念。让我深深感到以学定教,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去构建自己的课堂就是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放在中心位置,让教育教学回到原点。以学生认知的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来为学生搭好学习扶手,以讨论式教学为载体给孩子空间、时间去自由表达探索。让课堂成为思维火花碰撞的主阵地,让老师乐教慧教,让学生乐学慧学,从而教学相长,不断提高学生们的学习动力和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同时,接下来我们也可以把这样的一种培训方式放入管理工作,让部门工作更加有效。

撰稿:潘淑莉

图片:单亮亮陈薇

审核:教科室

LCT
分享到:
【打印正文】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