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再认识及“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
2021年11月29日,园区二实小新入职教师们齐聚一堂,共同研讨“双减”政策下的作业设计,谈心得、解困惑。
首先由刘斌主任回顾了“双减”政策实施下的三个月。“双减”是机遇,也是挑战,学校为深入落实“双减”政策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作业增值增效,促进家校联系、开展好课后服务。
接着是5位新老师谈“双减”背景下作业布置与实施的心得体会,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困惑。陶琦玲老师就拼音、识字和阅读三方面谈一年级的语文作业,提出时间的有效性和作业完成高效性的困惑。董辉老师谈到美术是调节剂和融合剂,在课后进行小组创作,课堂上展示分享激发成就感,但也存在量度把握不好的困扰。单缨惠老师就高效性展开讨论,利用碎片化时间,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抗干扰能力,适时的鼓励缓解学习压力。方静老师也谈到英语的作业注重孩子开口说,抓住零碎时间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也存在难题:如何将知识落实到笔处?张莘如老师针对数学要提升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开展让学生说题以锻炼表达能力和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
师训处请来了李竞、高婧老师为大家答疑解惑,就如何设计高效的语文和英语作业分享宝贵经验。高婧老师围绕“减负”和“提质”两个关键词分享了英语作业的高效性。高老师根据操练目的将作业分为三类,一类是以梳理和归类为目的而进行的复习巩固类练习;一类是以应用实践为目的,进行拓展延伸类的练习,将学校所学知识延伸至生活;还有一类是培养学生迁移和创新能力的综合主题类练习,将所学表达出来、创造出来,如表演或制作手抄报等。李竞老师强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关注课堂高效听讲,课后的作业也讲究“个性化”,如学生自己易错的知识点,包括会书写错误的汉字、词语等,课上默写得到反馈后,再进行二次整理,在纠错和整理的过程中渐渐掌握难点和重点。同时学生也要做时间的主人,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地完成作业。
最后,陈汉珍校长赠言,谈感受、谈期望。课后延时班组织营造出安静的学习氛围,充分让学生沉浸在学习的氛围中。课堂上关注“在做中学”,将操练和讲授有机融合,所学即所练,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通过本次沙龙,园区二实小的新教师们深受启发。相信在深入了解“双减”政策的基础上,各位新教师对高效作业、积极作业有了更明晰的认识。
文字:陶琦玲
图片:苏学良
审核:师训处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