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周红领巾广播(上巳节)
女:尊敬的老师们
男: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女: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滕诗语,来自四(5)日诚中队。
男:我是今天的主持人毛奕卿,同样来自四(5)日诚中队。
女:“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这些诗句出自白居易的《三月三日》,毛奕卿,你知道写的是什么节日吗?
男:我当然知道啦,是上巳节。它的历史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上古时代以“干支”纪日,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谓之“上巳”。魏晋以后,上巳节的节期改为农历三月初三,故又称“重三”或“三月三”。
女:上巳节习俗的核心称为“祓禊”(fúxì),“祓”是除恶的祭礼,“禊”指用水来清洁洗涤。《论语》里曾写道:“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趁兴而归,描述的就是当时的情形。
男:到了魏晋时期,上巳节时人们会来到水边,不仅为了去垢除凶,而且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饮宴游玩,并且逐渐形成曲水流觞的文人雅集。那时,贵族名士们邀集亲朋好友,会聚于风景优美的清流之处,大家散坐水旁,以杯盛酒,放入曲折的溪流之中,酒杯流到谁的面前,谁就饮酒,并吟诗作赋。
女: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王羲之在会稽山阴兰亭举行的修禊之会。时任会稽内史的王羲之邀请了诸多世家大族的文人雅士,共赴“会稽山阴之兰亭”,曲水流觞,行酒赋诗。诗最后被汇编成集,并由王羲之作序,也成就了“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堪称千古佳话。
男:三月三,也是外出踏青的好时节。杜甫在《丽人行》里曾写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到了明朝,朱元璋为示太平盛世、与民同乐,三月三也曾携大臣们一道春游,这天“金陵城扶老携幼,全家出动;牛首山彩幄翠帐,人流如潮”。
女:到了清朝,除少数极大传统节日外,诸如上巳节之类的庆祝活动便受到严格管制。民国时期,民国政府曾下令废除上巳节,但三月三“消灾除凶”这一风俗在民间还有所保留。农历三月初三,至今对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而言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黎族三月三节、布依族三月三、壮族三月三等都相继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男:由于上巳节与清明节时间邻近,形式相似,便逐渐与清明节整合,踏青郊游的习俗也被传至清明节。“春风上巳天,桃瓣轻如翦” ,春风正和煦,在这春意盎然的时候,让我们到郊外踏青赏春,感受这美好的上巳节,重拾古人的风雅吧。
女:下面进入我们今天红领巾广播的第二个小主题:路队安全记心间。我们来演绎一段D2小剧场。
男:放学啦!马上要走出校门,见到我爸了,我爸说了,今天要带我去吃大餐!
女:瞧,把你高兴得手舞足蹈的,刚才快把我挤倒了。这样可危险了!路队里前后都是同学,一倒就会倒一排,如果在楼梯上,严重的还会发生踩踏事故。
男:真是太抱歉了,高兴过了头。同学们,平时走路队可不能像我这样打打闹闹。当我们走出教室,就要自觉成两路纵队,上下楼梯时,靠右慢行,要注意轻声慢步,确保楼道内安静。
女:无论是出操、放学、用餐,还是去专业室场上课,都要按规定程序及路线行走,不争抢。这样路队行进才会更加安全,这也需要每个同学的配合。
男:听了这么多的内容,我们还是来放松一下吧,请欣赏歌曲《开学第一课》
( 放音乐 )
女:下面进入“健康茶餐厅”环节。有请许医生!
结束语:
男:我们的节目又已经接近尾声了。
女:是啊!也是和大家说再见的时候了!
男:希望大家能喜欢今天广播的内容,也希望每一个同学能承担起肩负的责任。祖国未来的片瓦建设都需要你我的双手擎起。
男:Thanks for attention ,see you next time .
合:See you !
撰稿:朱琰
摄影:黄峻
账号+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